作者:悠然生

先有生,後有病。

生是根本,病是生的不正常狀態。

養生才是根本,治病只是修正錯誤而已。

眼裡看到生,生活充滿生機;眼裡看到病,生活都是病態!

如何看待這個世界,決定了我們對自己人生的感受、評價、定義。

——我們的人生,其實就是一堆看法構成的。

 

無所謂真相,真相只是我們對事物的評判和看法;

無所謂疾病,疾病只是我們對健康的評判和看法。

——所以,觀念比治療重要!

  

以下,我們通過幾個問題來了解關於健康的幾個看法。

 

問題一:債務重要還是還債能力重要?

答:顯然是還債能力重要。就如信用卡額度的申請,考核標準是有多少還債能力。債務多,甚至是一種能力的體現。比如房地產商,基本都是靠借貸銀行的錢來滾動發展。只要房子能夠不斷的賣出去,債務多,不是一個問題。

 

問題二:問題重要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要?

答:當然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問題重要——可現實是:很多人只關注問題了。只是不斷的傾訴問題。想想生活中是否如此?

 

再問:關注問題能解決問題嗎?

答:不能。

關注問題並不等於必然有解決問題的能力,關注問題,只會放大問題、放大焦慮。就如生活中,一定有這樣的人:一見面就給你倒苦水,什麼老闆不公平,老公不愛我,婆婆太霸道,孩子不聽話……甚至於見一次說一次,一直在重複。

 

為什麼會這樣呢?

 

因為關注問題貌似讓我們有種錯覺:我在為這個問題做了努力了(我盡力了,我在做了,我是有存在感的):很多媽媽就是這樣的,不斷焦慮的傾訴著孩子的各種症狀,貌似很關心,可是當你引導的時候,她根本聽不進去:她只是自顧自的不斷說不斷說。貌似在關注孩子,其實是在抒發自己的焦慮。不做點什麼,顯得自己好無能。訴說,至少讓自己顯得“很努力”。

 

所以,不斷重複傾訴問題的人,其實是在掩飾自己的無能為力——認清這一點,接納這一點,才能讓我們找到出路:出現的事情(或問題)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,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 

所以,情緒化的女性容易陷入“問題”中;理性的男性容易陷入“方法”中。

——這同樣是一個陷阱。

 

請問:生活中的問題,解決得完嗎?

答:顯然不能。

我們這輩子不是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解決那個問題,永遠在解決問題,即使問題解決了,興奮沒多久,很快,新的問題又出來了。即使沒有問題,躊躇滿志的你,無事就要生非,沒問題也要主動找問題(事情),於是又陷入在解決問題中。這一輩子,就像一隻倉鼠一樣,在小圈圈裡不懈的爬爬爬。這就是你要的人生嗎?

 

既然問題解決不完,我們卻把自己的“成功”“有能力”“有意義”建立在“問題被解決”的基礎上——於是我們註定會很痛苦!

 

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?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來,請大聲說出來:“我們活著,是為了享受生活的美好而來!”

 

下面這個作業,請大家用心做,按題目要求做出:

 

什麼是生活中的美好?來,請把你先生(太太)的優點,說十個出來(5分鐘內)。最好是對著先生或者太太當面說。

 

……

 

這個場景,只要夫妻在場,基本都會淚灑當場:

1、結婚這麼多年,說出老公(老婆)的10個優點,居然這麼難!——說明一直沒有用心啊!

2、終於說完了10個優點,自己說出來的,說明是事實,可是“把這些優點寫出來,你相信說的是你先生嗎?”很多人也很詫異說,是啊,不說還不知道,他真的有這些優點耶!——說明你一直在忽略!

3、“我先生應酬多,很晚回來,怕吵醒我和孩子,輕手輕腳的走進來,看了我們一會,自己到另一間房去睡了”先生瞬間淚飈“原來你知道啊!”——沒有驚天動地,只是生活的一個細節而已:你看到我了。

 

——是的,很多人,只是要被看到而已。你知道,我在,就夠了。幸福,就是這麼簡單。不需要解決很多問題,只要,心和心在一起,我的付出,你能看到,就好。

 

現場的我,往往被感動,流淚。幸福的感覺,真好!之前臉黑黑,準備在我面前給對方互相找茬的夫妻倆,當時當刻,滿面紅光,眼角含淚,看著彼此的眼神含著愛意和歉疚,“給彼此一個擁抱吧!”然後我轉身看著窗外。

 

生活是自己過的,能感動自己的一定是自己,不需要在外面找愛,只需要從心發現,愛,一直在那裡。

 

愛回來了,心熱了,百脈開啟,氣色馬上好轉。心胸開啟,肩膀放鬆,頭腦只有感受,停止了思考,“現在身體感覺如何啊?”“咦?好奇怪!全身好舒服!胸口不悶了,肩膀也沒那麼重了。頭腦很清爽,很舒服!謝謝謝謝!”

 

病由心生,心生萬法!愛,就是最好的療愈。與其深陷各種問題,不如找回愛的能力。

 

問題,不是用來解決的,是用來找回我們自己的。

 

身體有病痛,只是因為,我們不夠愛自己,不夠愛身邊的人。

 

身體有病痛,只是因為,看不到自己的好,看不到他人的好。

 

如此而已。

 


問題三:人重要還是病重要?

 

答:當然是人重要。

“人”和“病”有什麼區別呢?

人的基本功能就是“吃喝拉撒睡+精神狀態”,除此以外的所有症狀,都是“病”。病就像是問題,問題需要能力來解決,而能力需要能量來支援。就如,是兵在打仗,還是武器在打仗呢?顯然,是兵在打仗。兵就是身體的元氣能量,武器就是藥物。是兵在使用武器,是元氣在使用藥物。是兵在決定武器何時使用,去到哪裡。

 

所以,“兵”才是戰鬥能否取勝的關鍵,“能量”才是疾病是否能夠康復的關鍵。

 

100人的兵力配了1000人的武器,對兵力來說,反而是負累——所以不是劑量越大效果越好。而是,最合適的劑量效果最好。什麼是最合適呢?兵力的多少(能量的多少),和兵力的分佈(能量的位置),才是診斷的關鍵。

 

至簡諮詢單就是按照這個邏輯建立的。

 

1、精神狀態:無精打采,早上起床昏昏沉沉——錢包裡沒錢,現金流不足;

2、冬天手腳冰冷——銀行卡里也沒錢,能量儲備不足;

——綜合:能量不足嚴重。

3、無食慾,吃一點就腹滿腹脹——沒賺錢能力(吸收能量的能力不足);

4、很困卻睡不著,好多夢,容易驚醒——沒有存錢能力(造血儲存能量的能力不足);

5、排便兩三天一次,軟粘難排——沒還債能力(排除垃圾能力不足);

 

——綜上所述,這是一個窮光蛋,既沒錢,又沒賺錢能力,又沒存錢能力,也沒還債能力,如果這是一家公司,那就是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!

 

於是推理得出:

1、這個窮光蛋能夠得的病,只能是一系列能力不足嚴重的病,功能不足的病,區別只是窮在這裡,還是窮在那裡,貌似很多病,本質就是一個病:窮病;

不是五臟六腑心肝脾肺腎有問題,而是,推動心肝脾肺腎的能量不足了,而已。

 

2、即使現在有各種各樣的症狀病症,請問,他有能量解決嗎?任何問題的解決都需要能量。能量不足前提下強行解決某個症狀,只能是強行呼叫能量,拆東牆補西牆,於是西牆這個症狀解決了,東牆又出問題了。現實中就是,你不是這個病就是那個病,總也治不好。

 

作為一個公司,處於這樣瀕臨破產的狀態,它還想要有各種發展(試圖解決各種症狀),可能嗎?顯然是不可能的。所以,這個時候,分析各種症狀,是沒有任何意義的——於是,我們可以從紛雜的症狀裡解脫出來(很多人奔波努力的結果就是想知道“是什麼病”),從“問題”裡跳出來,去看“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能量”。

 

不要再看各種症狀,而是看,你有沒有解決症狀的能力。

 

這個邏輯轉折很重要:讓患者安心!

 

3、作為一個公司,沒錢是結果,解決方法在“賺錢、存錢、還債”三個功能裡。那麼哪一個功能應該最優先發展呢?顯然,是“賺錢能力”,能賺錢了,才有錢存,才有錢還債。所以,調養的目的變得很簡單了:只要食慾變好,就是有效的標誌。

 

——對的,就是這麼簡單!只要食慾好,你的一切就都會好起來!人是鐵,飯是鋼,能吃是本錢!

 

吃好了(脾胃通道開啟),睡覺就一定好(熱能下降),睡好了,造血一定增加(開始生錢),第二天起來一定排便增加(垃圾出來,債務開始償還)。這是牽一髮而動全域性的順流局面。繼續按照這個方向迴圈下去,必然是:能量漸足,垃圾漸排。

 

問題四:症狀的本質是什麼?

人體就是一個房間,裡面住著五個人(心肝脾肺腎),有生活就有垃圾,有垃圾就會外排,七竅和面板都是外排的通道,主通道是大小便,下面如果不夠通暢,就會上排和外排。上排就是痘痘痤瘡,外排就是各種面板病。換句話說,這些就是臉上、面板上的大便,只是名字不同而已,本質一樣。

油炸食品吃多了就會上火以痘痘的形式外排;

冷飲喝多了就以拉肚子的形式外排;排不掉就以子宮肌瘤和月經血塊的形式留在體內打包儲存;

空調房裡待久了不會出汗,毛孔就是視窗,視窗關閉,體內有氣出不了,就會發脾氣;

裙子穿短了,下面就會冷,於是血管收縮,熱能上行,就會上面熱,上熱就會失眠、焦慮,上行熱氣把垃圾送上去就會長斑長痘長痤瘡。

——所以,疾病就是提示你做錯了!生活方式錯了。所謂的“生病”,根本就是身體自己在“治病”!病就是生!

 

所謂的治療,是替你的錯誤生活方式擦屁股,加速垃圾外排(症狀就會看起來更嚴重)。所以正確的治療應該是垃圾加速外排,而不是症狀消失。

 

各種病症的本質,就是垃圾從各個不同位置外排,只要排便增加,本身就是治療各處的疾病。排便,就是治病!

 

生比病重要!排便比對治各種症狀更重要!

 

體內垃圾要出來,必須藉助熱能,所以排除垃圾恢復健康的最高形式體現就是“能夠發燒”,如果我們是一個鍋,體內垃圾就是內容物,發燒就是燉鍋的火,高溫高壓,體內垃圾就可以溶解得更快。同時,生長發育和破損的修復都會同步加快,至簡學員已經有很多案例,在發燒後身體輕鬆了,心情愉悅了,思維恢復靈敏了,臉上灰暗去掉了等等健康、美麗、智慧方面的變化。

 

這時候,還有需要解決的“發燒”這個病嗎?發燒還在,“病”已經沒有了,換成了“生機”!

 

還有各種各樣的病症嗎?沒有了,這些症狀都是排病的生機。

所以,也可以叫“天下無病”;

把“人”過好了,病就沒有了,人人自醫,就叫“天下無醫”,也叫“天下皆醫”。

 

綜上所述:人好了,病一定好!人比病重要!

“生”好了,“病”一定好起來。 


治病還是養生,思路分水嶺就在這裡了:治病以症狀的分辨消除為主,養生以能量的提升為主。雖然你是某某證沒錯,但是至簡的思路,只以增強食慾為目的,不管你是什麼病症。

 

即使是外感,如果你能量虛弱,至簡依然以補能量收斂能量為解決方案——被敵人欺負不一定要反擊,能力不足,只能韜光養晦。

 

以經濟建設為中心,一百年不變;

我們添礁造島,只為“種菜”——你懂的!

 

只要是“治療”,就必然是消耗能量。所以,一味治病是條不歸路。唯有“養生”補充能量,才是希望之路。

 

選擇養生、建設,那就不是醫生的事了,而是你自己的事(養好吃喝拉啥睡的生活習慣)。

 

要打仗,還是要建設;是對抗還是合作,是路線選擇。

 

醫生以短期快速消除症狀為目的,以迎合患者相同的訴求,所以不可能有長遠戰略目標,他只會、只能站在“病”的角度解決症狀,不能站在“人”的角度解決長期能量問題;

 

養生也體現不了醫生的高明,患者也看不到醫生的高明,因為這很平淡,也很長期和遙遠。就像作為一個小市民,你是體會不到一個省長的巨集觀措施對你產生的直接作用,你能夠體會到的是,當你出點什麼事情,里長馬上過來調停解決你的問題;

 

作為一個患者,你是體會不到一個養生師在你剛吃水果,就勸你不要吃,所帶來後續的好處,因為,問題還沒有發生。你能夠體會到的是,當你吃了水果肚子疼,某個醫生把你的症狀解決了。

 

上述範例患者,至簡的調理建議會是:至少半年“補能量、健脾胃”的調理方法不變,不管期間出現任何難受症狀,只要還可以忍住,讓身體自己調整即可。忍不住了,可以在姜棗湯增加熱能基礎上,加上“開心散”(四逆散加減)以疏通通道讓能量流通為主。而不是對抗攻邪治病。

 

同時,期間還要禁慾三個月到半年,因為,修復身體的能量就是精、氣、神,康復的快慢就取決於能量的多少。而以少用少消耗為目的,就要三少:少思、少語、少欲。用神就是在思維,在耗神(要少思),說話就是耗氣(要少語),房事就漏精(調理期間要禁慾,有一定基礎就可以少欲)。

 

以上的建議都是站在“護生”的角度而言,乍一看,和當下的症狀,和“治病”有何關聯呢?

 

所以,即使一個高明的醫生“上工”站在你面前,你不一定認得出來,不一定願意接受,因為,你還沒有足夠的高度去認識。

——觀念比治療重要!

 

所有疾病只是你錯誤生活方式的結果,“生”改變了,“病”就消失了。

——養生比藥物有效!

 

生生不息,必須教育為本。

明理,才能天下皆醫,天下皆美。

明理,才能自性光明,自度度他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艾草美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