採訪者|田原  受訪人|符天昇

 

 

田原筆記——

 

沈某,47歲,肩周炎、耳鳴已有兩年多的時間,從沈某的眼中,符天昇看出了中風的危機。

 

“他的眼神就差了。”符天昇打量了沈某一眼說。

 

“是說他的眼神比較遲鈍,不那麼靈光?”

 

“誒,就是這樣。”符天昇看著沈某的臉,繼續說道:“通過眼神,能看出人體內部五臟六腑的功能,如果眼神差了,人體五臟六腑的動作,就處於一種相對遲緩的狀態,他身體整個新陳代謝的速度也是比一般人慢的。現在他是什麼呢,主要是肝膽溼熱比較重,肝的生發,這種靈動的東西沒有了,沒有春天欣欣向榮的生機。”

 

 

我問:“他這種情況是什麼引起的?”

 

“他就是常年熬夜,然後喝酒。 ”符天昇動了動他的胳膊,說:“現在肩周炎也比較重,這個胳膊,向上、向後,都不行,伸不起來。還有耳鳴也很嚴重。這個耳鳴,還牽扯到腎功能。”

 

 

田原:剛才的患者,你一看他的眼睛,就說肝膽有問題。從他的眼睛裡,你看到了什麼?

 

符天昇:一般來說,白眼球上的紅線,可以反映頭部的血管情況。就看那血絲是長是短,是粗是細,還有走向。

 

健康的眼球裡邊,只有一根紅線,最多在三根左右,看起來應該是很自然的,顏色較淺,也不是很長。他的眼球上有 5根紅線,長短不一,就說明他整個人體裡邊,該高的指標沒高上去,該低的沒低下來。

 

肺經的問題,主要往右眼球上看;肝和腎的問題,就往左眼球上看。

 

中風偏癱,主要和血壓高有關係,血壓高的人,眼球上的紅線,一定很長很粗,這紅線如果搭到黑眼珠上,就有中風的危險了。

 

田原:除了紅線,還看什麼?

 

符天昇:還要看大眼廓、小眼廓的顏色,是黃,還是灰,是暗,還是白。黃的話,溼重;紅的話,熱重;偏白的話,有涼寒。

 

再就是配合臉的氣色來看,如果血壓的高壓達到了 160(mmHg)以上,而且額頭變紅,臉色紅脹,用不了多長,就要中風了!臉部紅脹的背後,是頭部整個兒的血管膨脹,說不定哪邊更脆弱,就瞬間爆發了。說明體內的熱已經衝到頭上來了,短時間就可能中風,我們是這樣判斷的。高血壓的形成呢,往往是因為體內溼熱過重,任督二脈的陰陽沒法平衡。我們說任督二脈是國道,其他的奇經八脈是交通小路,這兩條大道不平衡,小路跟著亂七八糟,就不能很好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務了。再一個,我們的體溫,一般會自己調控在 36℃~ 37℃之間,如果奇經八脈不平衡,整個身體運作亂了,體溫就不穩定了,很容易得感冒。

 

田原:陰陽不平衡是發生偏癱的前提基礎?

 

符天昇:就是這樣,我在農村總結的經驗,農村裡邊得癱瘓的,多半,甚至80%都是起於感冒,感冒以後,吃了醃肉,或者吃了酒,或者吃了雞,這幾樣是很容易引起偏癱的。這個感冒,就是陰陽不平衡以後,體溫不穩定造成的。有了感冒,飲食很關鍵的。因為感冒以後,身體裡必定有寒,免疫力下降,這個寒有收斂作用,就使得全身的血管收縮起來,血管就會出現彎曲、狹窄。酒和雞呢,是燥熱的,高溫性的東西,收縮的血管一見到這個,寒熱相加,血管裡的氣血被煽動猛衝,血壓一下子就上升了。上升以後,如果你警覺得早,小心一點,沒有什麼影響,如果你沒有重視這個病,一頭倒在床上睡下去啊,或者一下彎腰埋下頭去啊,一下子,血管就破了,或者堵塞了,就偏癱了。

 

田原:還是有前提,並不是所有感冒的人,吃了酒和雞之後,都會偏癱。

 

符天昇:當然不是,就因為他在平時已經累積了一些東西了,陰陽不平衡了。

 

田原:我發現您更主張大家忌口吃雞肉,是什麼經驗使然?

 

符天昇:雞肉,按照年齡來說,50歲以後的人,就不適合吃了,基本上要少吃。

 

田原:但在傳統觀念中,雞肉是大補的。

 

符天昇:雖然是大補,它是高溫性的。按中醫的說法,雞屬東方木畜,有風木之性,像風一樣,有動的性質,能煽動人體陽氣。肝主升發,吃了雞以後,能引發肝風,使體內陽氣加速執行,容易導致中風。小孩和老人都不適合吃太多雞肉,小孩稚陽之體,容易遭受外邪引動,老年人一輩子的飲食積累,也容易被點爆,打破陰平陽祕的狀態。但在我們這邊民間來說,雞湯還有“收”的作用,為什麼月母生了小孩以後要喝雞湯?就因為生孩子時筋骨是抖散的,雞湯一喝,能把筋骨收攏。

 

田原:這麼說也有道理,生產過程中產婦是“放”,產後要“收”。

 

符天昇:對,所以對老年人,都不能主張吃多少雞的,特別是已經癱瘓,倒下去了的人,如果你拿一點雞湯給他吃,他的病情馬上就增加! 100%是這樣的,我總結了很多,因為癱瘓病本來就是我們治療的強項,見得很多了。

 

田原:雞和酒好理解,臘肉呢?

 

符天昇:臘肉也是溫性的,補脾開胃。在未感冒之前吃點臘肉不要緊,如果說是感冒了,寒熱浮起了,吃點臘肉就是火上澆油。

 

田原:雖然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,但如果按照中醫的思維,自然界一切物質,都有各自的屬性,瞭解並駕馭這些才可能讀懂生命真正的需要。

 

實際上古人把有代表性的禽畜都分好類了,五種禽畜,各有各的性格,《黃帝內經》裡就提出“牛甘,犬酸,豬鹹,羊苦,雞辛……”的觀點,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多加些體會。

 

 

 

原創中醫著作:《中醫人沙龍》

arrow
arrow

    艾草美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