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編輯:盈伶養生
1.艾灸時注意保暖;艾灸需要空氣流通,可以打開房門或窗戶保持空氣流通,在天冷時,請注意不要直接吹到風,艾灸周圍的皮膚要用布或衣服蓋好。
2.艾灸時保持專心,不要同時做太多其他事物,這樣氣血比較容易保持集中,艾灸效果也會提升。
3.同一時間不要同時灸太多穴位或部位,會導致氣血分散,也不利於體會艾灸。可以一對穴位同時灸,也可以集中精力灸一個部位(例:集中半個小時灸背部的穴位,另外半小時灸腹部周邊的穴位,但不建議兩個部位一同艾灸)
4.艾灸時間:上午、下午或晚上都可以,小孩和初學者可以每次灸半小時,適應後,成人建議每次艾灸總時間約一小時左右。(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)
5.艾灸頻率:若每天艾灸都覺得沒有特別異狀,感到舒服,就可以每天灸(保健灸每天一次,治病期間可以一天多次); 如有上火症狀,例如煩熱、喉嚨腫痛、夜裡出汗,則從灸腳部穴位開始(如:湧泉、太溪、三陰交、足三里),熏一個月之後才可以灸腰腹部以上。
6.肚子餓或剛吃飽的時候不宜艾灸,飯前飯後一個小時不建議艾灸。
7.不要在極度虛弱、情緒不穩定時艾灸、建議艾灸前先調節呼吸,保持心情放鬆。
8.灸後注意保暖:不要喝涼的水或冰茶、寒性的食物(如:冰、西瓜、香蕉、螃蟹、苦瓜等); 若需洗澡可在半小時後洗熱水澡。寒氣大的人灸後半天都不建議碰涼水。
9.月經期間:痛經時可以灸半小時,其他狀況不建議灸。經痛時,短暫艾灸對於舒緩很有效果。
10.孕婦:不要艾灸腹部和腰胯部,其他請詢問專業人士。
11.注意防火:燃燒完的艾柱,待下次使用時再丟棄艾灰,以防止傾倒沒有完全燒盡的艾灰引發著火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