灸法的起源很早,在內經之前已有灸的存在,如:孟子離婁篇:『七年之疾,求三年之艾。』;靈樞官針篇:『針所不為,灸之所宜。』
艾草歸類為「去寒濕藥」的一種,藥性屬於溫性辛香類,為純陽之性。能增加紅血球、白血球之數量,使其溫通氣血,改善臟腑器官機能,調整新陳代謝,恢復神經肌肉系統能力,提升人體抵抗力,而達預防和治療疾病目的。
灸法的主要作用如下
1、 溫通經脈、驅散寒邪
人體正常生命活動,有賴於氣血的作用,氣血不足、運行不暢就容易衰老生病。
艾灸正是利用艾火對經絡穴位的溫熱刺激,使氣血運行,以火攻邪。具有祛風寒、化瘀滯、消炎止痛,促進細胞再生,從而達到保健、養生、美容之功效。
2、 行氣活血,消瘀散結
中醫所用的藥艾,具有芳香走竄的特性,燃燒時所散發出的溫熱與特殊氣味,能夠快速的開通人體的經絡,加速人體的氣血循環。
3、 溫補益氣,回陽固脫
艾灸補益強身,能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功能,促進新陳代謝。同時艾灸具有特殊的純陽之性,能使人陽氣足,精血充沛,固體強身,增強人體消化、循環、排泄、生殖泌尿系統機能的作用。
針對肥胖以及肥胖而致的肌肉麻木,四肢不遂,二便不勻,腰腿酸痛,動則氣短,體倦乏力如《內經》所講 「正氣內存,邪不可干,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」。
4、 預防疾病,保健強身
常灸足三里、關元、大椎等穴,能激發人體正氣,提高抗病能力,起到保健強身作用。艾灸療法能健身、防病、治病,已有數千年歷史。
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:「艾葉取太陽真火,可以回垂絕元陽。服之則走三陰,而逐一切寒溼,轉肅殺之氣為融和。灸之則透諸經,而治百種病邪,起沉痾之人為康泰,其功亦大矣。」
艾灸的方便在於,你不需要有專業醫學知識,不需要精準知道穴位。只要將艾條點燃,薰在身體痠痛處,就可以達到行氣活血、開瘀散結、祛寒除溼,幾乎無副作用。
秋養肺,冬補腎
2016年10-12 月,每個月將有一場艾灸講座,與大家深入介紹艾灸,季節性照顧,以及實用的居家保養知識。
本講座分為兩大部分
一、艾灸的歷史
二、認識穴位及艾灸操作
講座時間
10/30(日) 10:00-12:00
11/20(日) 10:00-12:00
12/18(日) 10:00-12:00
共三場
名額
每場 10 名
費用
$850 (現場購買艾灸產品享九五折優惠)
講師簡介
陳盈伶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畢,中國執業中醫師,中國心理諮詢師。
地址
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 62 巷 6 號 2 樓
近雙連站一號出口,步行 3 分鐘
報名
請提供姓名、電話、聯絡 email 以及報名班別,請一律傳至:keita.fanx@gmail.com
注意事項
1. 報名後提供匯款帳號,完成匯款作業確認報名成功。
2. 參加講座者可自備溫灸器,或可現場購買。